【推荐】为“买房补贴50%”陷阱背书,扶贫基金会为何明知故犯?-贵州省扶贫基金会
如果楼盘促销,称“买房返一半房款”,或许会让人将信将疑,但一般会愿意持续关注和了解;如果进一步了解到,有某个扶贫基金会参与活动,疑虑可能会被化解不少;如果再升级,是省级扶贫基金会,以“扶贫”名义作“保障”,只有指定楼盘、符合条件的购房人才能享有,人们可能会非常心动了。
据报道,2015年,贵州省扶贫基金会与贵州恒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圆你购房梦”公益补贴项目,凡符合条件者在指定小区购房即可获总房款50%的置业补贴,补贴分20年按月返还。然而不到3年,“公益项目”就被指为一场“骗局”。
虽然这种指定房的价格会高于市场成交价,但是折算最终的购房总款,大概还落得实惠。那这种指定楼盘推出后,大受欢迎是预料之中的。
开发商楼盘促销,买房返一半房款是“让利”,会让人蠢蠢欲动;扶贫基金会合作参与活动,是基金会的公信力在背书,会让人难以怀疑。
购房者愿意按照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房屋,既在于购买之后能收到一半购房款的置业补贴,也在于有扶贫基金会参与其中。可是,购房合同签订后,开发商收到了房款,购房者却没收到说好的全部置业补贴,“返一半房款”的承诺似乎就成了一纸空文。
眼看着天上就要掉下来的馅饼,不仅没有吃到,反而还被砸到。从报道来看,对于原本就需要被“扶贫”的一些购房者而言,也曾怀疑过活动的真假,但鉴于基金会与地产商盛大的活动启动仪式,而且当时县政府领导及扶贫局领导亦出席了活动,“圆购房梦”的脚步好像愈发走近了。
2019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曾公布2015年年底贵州省扶贫基金会与恒福地产双方签订的《关于联合开展置业补贴活动的协议》,其中规定:恒福地产公司将所销售房款的20%(约3600余万元)捐赠给扶贫基金会,基金会再将3600余万元以借贷的方式返还给恒福地产公司,约定月息为每月1.25%,通过这种方式基金会在每月补贴业主37.5万元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每月7.5万元的结余。
事实上,早在2012年,民政部就印发了《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指出“基金会不得资助以营利为目的开展的活动”。此事涉及的贵州省扶贫基金会作为被规范的对象,恐怕难说对此规定内容不知情。那不禁要问,对于报道所称的典型的营利性行为,贵州省扶贫基金会缘何会明知故犯参与其中?参与之后,为何未能兑现关于返还一半购房款的承诺?后续又何故没有妥善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们也看到,不少开发商在房产促销时,会想尽办法吸引眼球,让人觉得购房有实惠,勾起人们的购房欲望。签了合同收了钱,在购房者未享受到相应的活动优惠时,一些开发商就开始抠字眼甚至不作为。
在当前“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多些真诚、少些套路,多些担当、少些伤害,才应是开发商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而作为购房者,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简单道理,更要深知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朴素价值观。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方毅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