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梁的网红区域集团,已经从组织版图上消失-中粮地产北京公司
中梁的网红区域集团,已经从组织版图上消失
从去年开始,中梁低调了很多。
以前的中梁地产非常高调,被业界冠以“黑马”。
中梁还有一个称呼:“小碧桂园”。中梁要用碧桂园的高周转速度,打造第二个地产房企帝国。
在区域布局方面,从浙江“迁都”上海后,马不前蹄地朝着全国扩张,从城市公司,提升为区域公司,再打造区域集团。
销售数据也一路看涨:2013年销售额突破百亿、2015年销售额168亿元、2016年销售额190亿元、2017年猛增到649亿元、2018年跨过千亿门槛到1015亿、2019年销售额为1300亿元、2020年销售金额约1688亿、2021年销售额达到人民币1718亿,成为历史最高峰,也是中梁的高光时刻。
但是到了2022年,中梁自知自己债务太高,无法还债,不断的改革,以期能够度过难关,但是在2022年11月的时候,中梁发布公告:中梁地产决定暂停支付境外债务项下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
自此,中梁正式宣告暴雷。
2022年,中梁地产的销售金额下降到660.5亿,缩水了千亿。
中梁地产在2021年的时候,中梁为了再次进京,成了京津冀发展集团。
京津冀发展集团由汤磊担任区域集团执行总裁
汤磊成为京津冀发展集团执行总裁之后,在自己的生日会上向碧桂园的旧同事们广派英雄帖,希望大家跟随其一同加盟中梁。
中梁京津冀集团的营销、投资、运营等重要管理岗位,几乎都是原碧桂园人马担任。分别为:
东辉: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助理总裁,分管集团营销工作;此前任职碧桂园北京区域营销总经理、品牌营销中心16区营销总经理、北京区域副总裁等;
张羽: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区域董事长;成本出身,有万科经历,此前任职碧桂园山西区域助理总裁;
高侃: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投资副总经理;此前为碧桂园北京区域投资总监;
陈龙: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投资专家;此前先后任职碧桂园北京区域投资总监、泰禾集团北京区域投资副总经理;
来海军: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东区域公司-区域公司董事长;2013年入职碧桂园,后出任碧桂园天津区域区域执行总裁;
张腾: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东区域公司天津事业部总经理;此前分别任职华夏幸福孔雀城住宅项目总、碧桂园天津区域多项目总;
赵楠: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区域公司董事长;2013年入职碧桂园,后出任碧桂园天津区域助理总裁;
邓大治: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运营副总经理;此前在碧桂园天津区域/河北区域任职项目总、多项目总;
金璇: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此前先后任职碧桂园营销17区助理总经理、正荣地产环渤海区域营销总;
夏峥: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沧州事业部总经理;设计出身,2015年进入碧桂园,从设计到项目总;
王跃: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西区域公司黄骅事业部总经理;碧桂园的未来领袖,前碧桂园天津区域的项目总、多项目总;
柴国文: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京南区域公司-区域公司董事长;2016年进入碧桂园,从碧桂园天津区域多项目总到区域执行总裁;
张耀辉:任命为京津冀发展集团环渤海区域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前碧桂园天津区域的项目总、多项目总;
人事任命结束之后,又成立了京东区域公司、京西区域公司、京南区域公司、渤海区域公司等公司。
在成立当年,就立下了60亿销售额的目标。
从2021年3月成立的京津冀发展集团,到现在,仅1年多的时间。
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京津冀发展集团其实非常难受,一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二是环京市场本身就不好做。
在2022年年底,京津冀发展集团撤销了,变为了京津区域公司。
撤销发展集团之后,汤磊离职了。
跟随汤磊而来的老碧桂园同事,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包括东辉、韩学民、贾贺、来海军等一众高管。
目前京津区域公司,由原中梁地产北方区域集团联盟执行总裁庄青松任职京津区域公司董事长。
和京津冀发展集团一样命运的,还有粤港澳发展集团、长三角发展集团,都已经没有了。
粤港澳发展集团的执行董事兼COO顾继伟,离开中梁之后,转战协信控股,任职集团常务副总裁。
粤港澳发展集团也变为了粤港澳直属区域,区域公司董事长为刘伟。
2022年1月12日,中梁地产集团召开了2022年度经营工作总结会议。会议其中一点是: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营理念。并且打开“投资+代建”新模式。
高周转模式,只能在特定的某个时刻有用,如果继续坚持高周转,暴雷就只是开始,而非结束。
中梁算是成也高周转,败也高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