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财富

【推荐】「浙能好故事」他们的新身份浙能财务公司

Tom 0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编者按:回首往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值祖国70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描绘浙能梦,助力中国梦,集团政治工作部(新闻中心)特推出“浙能好故事”专栏,用文字和声音讲述我们身边70个好故事。

他们的新身份

图文/陶石婧

录音/郑倩莹

2018年1月8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这个房间内的二十几人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皎洁的月光穿过办公楼的玻璃,与室内所有人期待的目光融合。

零时零分,最后一轮测试顺利通过,财务共享运营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啪”,一个击掌,“我们终于要开工了”,此时,这个团队中的所有人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几个月披星戴月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成果。

他们,原本是浙能集团营运企业中默默无闻的财务工作者,每天敲打着录入不完的借贷分录,反复核对着手中的支付信息。一个新工作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抖擞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转变。在这个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被赋予了一个新的身份,浙能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从此,宝贵的节假日,成了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刻。

2017年,浙能集团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理念,同年9月15日,正式启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018年11月,这里涌入了第一批员工,一个由二十余人组成的团队承担起这个“新兴事物”的系统测试、平台推广、运营支持的所有工作。

共享平台上线初期,为了搭建统一的标准化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系统,他们连续作战,不知夜幕何时已悄然降临。明晃晃的灯光下,一个个弓起的背影,一遍遍推算测试数据。

“不行,审批流还是没走下去,快找开发人员看看”。大伙儿似乎把一个个流程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会为他们的一点进步或一时不足而百感交集。“好棒,这个BUG解决了,不过这里还不够智能”。

办公室里,时常能看到一群人全神贯注做着测试,会议室里,团队群策群力讨论各种优化方案,就连走廊上、茶水间都有人在讨论业务问题。随着一轮又一轮测试的推进,问题被不断发现,不断被解决。坚持不懈的他们像建造师,打磨出一块块通向成功的基石。

是梦想,是责任,是信念,支撑着共享中心的员工们夜以继日,为了共享平台的成功上线,为了平台后续的稳定运行,默默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折射出一道道奋斗不息的身影,兢兢业业的他们,构成了集团财务阵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单位为家的“铁人”

2018年7月16日,我迈着忐忑的步伐,第一次走进总账组办公室。角落里有一个纤瘦的大姐,听到脚步声抬起了头,看看我,站了起来,微笑说:“你来了”。这一声亲切而简短的问候,让我一下子融入了共享这个大家庭,此时这个大家庭已近四十余人。

滕晓珍,总账业务部负责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的第一批践行者之一,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著称,曾荣获公司级和集团级“财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进入工作状态后,我第一次参加月结,不知不觉间已是深夜,经验不足的我,还在与本地核对着最后的数据。背后角落里不断传出敲打键盘的声音。办公楼五点之后就不再提供冷气,夜晚的加班时间显得格外难熬。我朝角落望去,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滕晓珍的眼镜一次次滑下,又被她轻轻推上,拿起的水杯凑到嘴唇边,没听到喝水声,又被她慢慢放下。

走到她身边,这才发现水杯中根本没有水,原来她只顾着打字,却没有留意水杯,想喝水喝不上,注意力过于集中,习惯性地做着无效的动作。

看到着她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我这才知道,因为白天忙于指导我们工作,抽不出时间干自己分内的事,她只能现在赶写当天的一份报告。心思细腻的她看出了我的不好意思,说道:“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带你们适应共享,一起成才值得……”

每一天,滕晓珍都是陪完最后一名组员,才熄灭办公室的最后一盏灯。与她在原单位共事过的同事告诉我,来共享后,她脸上的“小沟壑”明显多了。虽然每天走得最晚,但第二天为组员烧好第一壶水的人依然是她,在外人看来,她真的是“铁人”。她的父亲年事已高,因身体原因经常住院,她的女儿即将高考,她和她女儿都面临很大压力,但只要是工作日,她的脸上从未出现焦虑的表情。

“晓珍姐,你为什么会选择来共享?”在与她的一次交谈中,我疑惑问道。

“因为它够新,我喜欢新鲜事务,我想开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干脆利落的回答,似乎让我知道了答案,是梦想,是梦想让她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坚持。

毅力前行的“战士”

“踢踏、踢踏……”这是前不久资金业务部组员赵燕平拄着拐杖在走廊上留下的声音,这声音在耳朵里挥之不去。

2019年4月28日,历经一天月结的赵燕平在回家路上不慎跌倒,医生告之,脚踝严重扭伤,需卧床静养。然而,这位留着利落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酒窝姑娘对医生的忠告置若罔闻,第二日清晨,依然早早的坐在办公桌前,开始了对接单位的对账工作。

一阵阵浓重的药膏气味逐渐在办公室蔓延,组内同事们循着气味望去,这才注意到,赵燕平桌边立着黄色拐杖,她的左脚红肿,关节裹着厚厚的纱布,一双不大的拖鞋只挤下半只脚掌。

同事纷纷劝她回去休息,她盯着电脑屏幕,轻声说:“我们人手本就不够,现在又是各上线单位月末结账的关键时刻,不能因为我的这点皮外伤影响工作,影响集体。”

赵燕平是位安静低调的姑娘,不爱麻烦同事的她,没有因为脚伤增加过同事的工作量。每天忍着伤痛乘坐公交车上班,每餐都自己走到食堂吃饭。酷爱学习的她也没有因此放下书本,因为轮岗培训,她每天拿着笔记本穿梭于各个组间,认真记下“师父们”传授的经验。虽然已经是研究生学历,但只要有时间,她还是会抽空准备各种提升业务水平的考试。她的这种坚韧精神感染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共享服务中心的学习氛围,随着这帮年轻人的互相看齐,变得越来越浓厚。

众志成城的团队

2019年5月1日,是部分核算组连续“作战”的第17天,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和使命。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五一期间坚守岗位

随着一批批单位在共享平台上线,面对单据量剧增、业务复杂化程度加深、系统方案设计难度加大等多重压力,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身上的担子都越来越重,但是大家没有丝毫怨言。

资金业务部白天为成员单位审核付款,晚上为成员单位发起收付款的流程;费用报销组严守规章制度的红线,在保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用工作时长去化解破千的单量……大伙都笑言,自己离“996”更近了。

他们的坚持,就是浙能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坚持。每次的推广上线,就算再远的路,领导也要带头到各单位走访调研;每次的开发任务,就算系统限制再多,各负责人也要召开多次临时会议敲定最终设计方案;每次用户的小小需求,他们都看作天大的事,竭尽全力服务用户。

一边是家人准备好的饭菜,一边是本地催着处理的单据。一边是宝贝们“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的期望,一边是还未完成的系统优化方案。他们时常开会热烈讨论,以至于忘记饭点,只得用泡面充饥,而后继续投入“战斗”。他们始终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坚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将士们历经两年,纵横十四省区,转战二万五千里完成会师,长征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众志成城与奋不顾身,离不开团队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浙能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启动至今,已近两年时光,现在的这里,已是一个五十余人的大家庭,他们肩并肩,手挽手,在“长征”的“泥沼”与“雪地”上踏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助力集团转型升级和“四业”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财务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成为国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营运标杆单位,这是浙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初心,也是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梦想,他们高举双手,无问西东。

↓↓↓

回顾:【浙能好故事】序

《浙能好故事》有声书陆续更新中……

音频:集团团委新媒体事业部

本期编辑:江 欣 祝益军 陈 琨

热闻关注

【浙能要闻】集团最大远洋散货船“浙能海1号”轮成功首航

【浙能7S管理】舟电精益管理展新貌

【浙能关注】浙能城燃公司丽水天然气门站投入运行

【浙能关注】浙新能源集团水风光“三驾马车”齐发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浙江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仪器影像仪

光学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厂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