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财富

天水铝合金门窗加盟代理

autumn 0

文章目录:

1、兰州牛肉面:从黄河之滨走向世界餐桌2、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竞争激烈的麻辣烫市场有多大?3、游客蜂拥而至,街边店成顶流,天水麻辣烫为啥能火?

兰州牛肉面:从黄河之滨走向世界餐桌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兰州牛肉面:从黄河之滨走向世界餐桌》。文章内容如下:

兰州人的早晨,从一碗牛肉面开始。世界认识兰州,也从一碗面“拉”开序幕。

在中国,牛肉面以独特醇香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从繁华的东京街头到浪漫的巴黎小巷,兰州牛肉面的身影愈发频繁地出现在世界餐桌上。

从兰州牛肉面创始人马保子肩挑担子在街市上叫卖,到牛肉面走向世界,这碗面究竟有何“魔力”,如何成为持续彰显中华饮食文化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英国旅游博主司徒建国(右)到甘肃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制作拉面(受访者供图)

地道美味征服海外食客

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虽已至深夜,来自中国甘肃的赵军仍在自己的牛肉拉面餐厅后厨忙碌。这间面积200多平方米的餐厅,共两层,墙面装饰的中国风景名胜画卷,既承载着赵军的乡愁,也吸引着众多外国食客驻足。

“在阿尔及利亚,有人用翻译软件告诉我,这是第一次品尝到这么美味的食物。”赵军说。因为食客喜爱,赵军每天营业到凌晨3时,在店内实行两班倒。“我起初挺不适应,我们家乡人都习惯早上吃牛肉面,但当地人更喜欢在中午、晚上吃。”

牛肉面在海外广受欢迎,也引来众多外国企业加盟。“我20年前来过兰州,当时就爱上了这种美食。一碗牛肉面不仅能填饱肚子,背后还有更大的价值。”法国维布雷公司董事长米歇尔·马克顿时隔多年再访兰州,前来洽谈牛肉面业务。“我们提出中法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链基地的设想,希望法国政府给予支持,将兰州牛肉面非遗文化与欧美的流动餐车文化相结合。”

“兰州牛肉面口味上的兼容性及其背后极具包容的饮食文化,使其能突破地域限制,逐渐走向世界。”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顺俭借助海外经营的经验,参与到这次合作中。2008年,梁顺俭创办“金味德牛肉拉面”品牌,2009年在日本东京开设海外第一家加盟店。如今“金味德”已在世界50多个国家注册并开展业务。

“西亚传入的小麦,多种原产自‘西域’的香料以及属于草原游牧民族生活必需品的牛肉,在‘丝路重镇’兰州汇集成一碗兰州牛肉面,这些食材大都源自古丝绸之路沿线。”梁顺俭说,在咸、鲜、辛辣、微麻四种基本味觉基础上,兰州牛肉面可依据食客偏好增添佐料、配菜,“定制”个性化口感,这些特点有助于兰州牛肉面“出海”。

在照片墙(Instagram)上搜索关键词“兰州牛肉面”,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卡照”映入眼帘,蒸腾的热气、鲜亮的色彩,让人感觉香气快溢出屏幕。据甘肃省商务厅统计,兰州牛肉面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50多个国家开店600余家。在优兔(YouTube)上,一档美国纪录片栏目聚焦甘肃顶乐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其摄制的有关兰州牛肉面的纪录片广受网友关注。网友伦纳德·珀尔曼评价称:“我现在就想去这个城市学习制作牛肉面,与其在美国开一家面馆,不如在美国开设这所培训学校的分校。”

美国作家沈恺伟看到拉面师傅的制面手艺后惊叹不已,漂洋过海奔赴甘肃兰州,在甘肃顶乐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学习拉面技术。他在游记中感叹:“关于手工拉面的一切,我都了解了。但我依然是外行,只能说是业余拉面选手。”

“在我们这里,部分外籍学员从事餐饮行业,学成后将兰州牛肉面作为‘新招牌’引入餐厅;部分学员是美食爱好者来此体验;还有许多食客赶来‘打卡’。”甘肃顶乐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兆宏说,该学校成立于2012年,10余年来累计培养兰州牛肉拉面专业人才近万人,培训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40多个国家的230余名外籍学员。

“中国的文化实力越来越强,中国的饮食文化也被更多外国人关注。”梁顺俭认为,中国美食在国际上的流行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息息相关。

海外需求“抻”长产业链

2020年12月,甘肃省首个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建成投运,集线下实体店连锁经营和线上预包装产品营销为一体,约8万平方米的园区内已有甘肃陇萃堂、思泊湖、金城虎、甘肃穆青等十余家企业签约入园,预计年产值可达到百亿元。

“海外用户能直接从淘宝、拼多多等国内各大购物平台订购兰州牛肉面专用的调味品。我们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将产品交至韩国、日本、加拿大等海外餐饮店和个人消费者手中。”甘肃春马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陆钟林说,便捷的物流使得海外拉面餐饮企业也能用上陇原大地的好食材。

甘肃春马食品有限公司起初并没有主动寻求拓宽海外市场。陆钟林坦言,得益于海外客户需求“推着走”,公司逐步成为一家供应链生产型企业,“我们的产品采用兰州老师傅的配方,并通过现代技术改良传统食品作坊式生产工艺。原材料有天水甘谷的线辣椒、酒泉的板椒、陇南的花椒、民勤的孜然和小茴香。我们保证原产地品质,也保留兰州牛肉面的正宗口感”。

众多餐饮经营者分享的兰州牛肉面出海成功秘诀,都在于牛肉面的“离土不变味”,而这背后是便捷物流的保障,优质原材料的供应。“食材是地道美食的第一道保障,从源头控制好原材料的标准,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才能保证兰州牛肉拉面的正宗味道。”梁顺俭认为,传统餐饮食品行业的工业化、标准化将有力促进牛肉面出海。

同时,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牛肉面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李兆宏介绍,“兰州牛肉拉面”作为专项职业能力,有全国统一执行的考核鉴定标准,参照施行多年的《兰州牛肉拉面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由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备案机构定期考核。

“我们的高级培训班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学员,精通外语、精通拉面、精通管理,是我们现在对海外人才的培养方向。”为了解决兰州牛肉面传授难、学成慢的问题,梁顺俭创办四所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并与院校合作创办兴陇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大专),将兰州牛肉面职业推入高等职业教育序列。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培养了4万余名海内外学生。

精准定位年轻消费群体

“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很多越南河粉店、日本拉面店,而兰州牛肉面馆却寥寥无几?”38岁的年轻创业者查理自小离开甘肃兰州来到澳大利亚生活,但故乡之情让他始终放不下对甘肃美食文化尤其是兰州牛肉面的偏爱和思念。

2019年,没有经验的他在墨尔本创办了第一家“壹碗中国兰州牛肉面”,“在海外的兰州人很少,就靠一碗牛肉面让外国人了解我的家乡。其实兰州有丰富的饮食文化等待被更多人发现。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人去做,就一定可以将它推向世界”。

如今,查理的餐厅内外国食客占比达到70%,第四家门店也在今年9月初开业。店内除了兰州牛肉面,还有黄焖羊肉、杏皮茶等甘肃招牌美食吸引食客前来。在精心制作的菜单上,黄河母亲雕塑、黄河楼、中山桥等兰州地标的卡通形象常引起外国食客关注并询问来源与寓意。

“店内的管理团队均为‘95后’,我们重视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经常在国内外各平台设置话题,以丰富的形式与热心网友互动,分享兰州牛肉面文化知识,提升品牌曝光度。”为深度绑定海外客户,查理为自己的牛肉面餐厅开发了会员专属软件。从开发企业卡通形象,到设计文创手提袋,再到举办传统节日文化表演,查理正在努力引导海外饮食文化新潮流。

“兰州牛肉面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文化走向世界的缩影。一碗兰州牛肉面不仅展示了中华美食的多样和独特,也反映了古老美食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因为新一代全球消费者群体对美食口感更加包容,对优质美食的探索欲望更强烈。”查理向记者介绍,“壹碗中国兰州牛肉面”已收录至《2025澳洲美食指南》,逐渐走进海外主流大众的视野。

当总结八年来的创业经验,“甘记兰州牛肉面”创始人甘露认为,由于精准定位年轻消费者群体,她的企业在澳大利亚的一众牛肉面店中脱颖而出。

因为在墨尔本大学念书时,对学生群体最为了解,“95后”的年轻创业者甘露将首店选址在莫纳什大学校园附近。如今,甘露曾经的商科毕业项目已发展为遍及大墨尔本地区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的12家店铺。

“我们也拓展了一些新的招聘渠道,比如年轻人喜欢用社交媒体,我们就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招人。”甘露说,无论人才管理还是市场营销,都需要不断创新。例如,在门店装修中使用开放式厨房,让外国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拉面的全程。

“店内消费者以20岁到50岁的人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年轻家庭都对兰州牛肉面感兴趣。”甘露向记者介绍,兰州牛肉面使用绿色、高品质的食材,让大部分家长放心供孩子食用。同时,兰州牛肉面出餐速度快,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也成为“讨喜”的一大优势。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评价道:“甘女士代表了正在改变澳大利亚中餐业发展的新一代移民。”(记者 徐皓夫 李杰)

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竞争激烈的麻辣烫市场有多大?

3月中旬以来,甘肃省天水市的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天水麻辣烫形成热度之前,麻辣烫小吃已经诞生杨国福、张亮等头部品牌。有观点认为,餐饮品牌在形成规模后会倒推发源地相关产业发展,加深消费者对该地的美食印象,从而形成“长期热度”。但也有专家提醒,麻辣烫行业处于接近饱和状态,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直是该行业未解决的难题,新品牌可从产品品质、供应链建设上进行突围。

天水麻辣烫热度如何?

天水麻辣烫出圈后,一度引爆当地餐饮市场热度,同时带动周边的零售、服务、文旅等消费市场同步升温。百度指数显示,从2024年3月13日开始,天水麻辣烫的百度搜索指数(互联网用户对关键词搜索关注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资讯指数(新闻资讯在互联网上对特定关键词的关注及报道程度及持续变化)开始上升,3月18日,天水麻辣烫搜索指数达到峰值,为14554,随后天水麻辣烫搜索指数及资讯指数均开始下降,3月20日搜索指数回落至9181。

对比淄博烧烤,从搜索热度来看,天水麻辣烫远不及淄博烧烤。淄博烧烤在2023年4月24日搜索指数达到峰值,为44503。从持续时间来看,天水麻辣烫明显后续动力不足。2023年4月8日,淄博烧烤搜索指数为2297,自此开始上升至峰值,于5月11日搜索指数回落至8383。

淄博烧烤(上)和天水麻辣烫的百度指数对比。百度指数截图

有观点认为,只有把美食形成品牌、做成产业,才可以倒推当地“美食名片”的形成,持续形成长期热度。

资深餐饮连锁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天水麻辣烫和淄博烧烤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淄博烧烤火起来的时候正好是疫情管控刚放开的时候,人们出游消费的意愿比较强烈,而且淄博烧烤出圈的背后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机构和当地人的力量,再者从区域位置上来看,淄博位于华东地区,天水位于西北,后者相对比较偏远。“比如淄博烧烤,它的热度和持续度时间都比较长,但是似乎没真正出现全国性大品牌,只是在当地出现了几个知名的连锁品牌。天水麻辣烫是不是能够借这波热度走出来,出现有规模的品牌连锁,就要看企业的作为了。”

黑龙江是麻辣烫大户

新京报记者查阅天眼查、中国商标网等发现,天水麻辣烫多为小微企业经营者,并未形成连锁品牌,没有天水的餐饮企业进行麻辣烫相关商标注册。在申请成功的麻辣烫商标中,多是主打正宗川味的麻辣烫品牌。有说法认为,麻辣烫起源于四川省乐山市牛华镇,据乐山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麻辣烫简介显示,麻辣烫是乐山传统特色小吃,麻辣火锅也是吸收了麻辣烫的优点改良而来,各个餐馆对麻辣烫食材和调汤的区别形成了其味道的差异。

乐山麻辣烫在四川当地一直未诞生大众熟悉的品牌,但在黑龙江形成了产业链。天眼查显示,目前麻辣烫餐饮门店超过10万家,其中近一半门店在黑龙江,约为46580家门店,其中哈尔滨市14443家门店。四川省仅有6548家门店。公开资料显示,麻辣烫头部品牌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都起源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杨国福、张亮麻辣烫品牌名称由创始人杨国福、张亮的名字命名,二人都来自哈尔滨市宾县,所创麻辣烫产品均是由四川麻辣烫改良而来。杨国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2000年他发现一家售卖四川麻辣烫的餐馆很火热,便将该美食进行了改良售卖。

在后续的发展中,杨国福、张亮门店数量形成规模,产生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促使宾县因麻辣烫而闻名。多家社交平台显示,宾县县城内的麻辣烫门店众多,几乎每一条街走下来都有三四家,价格从10元至20多元不等,宾县也被网友称为“麻辣烫之乡”。

文志宏认为,“麻辣烫之乡”哈尔滨和麻辣烫发源地四川的企业和政府力量也可以借助天水麻辣烫的热度,培育相关品牌,让地方产业走向更大的市场。“麻辣烫是非常大众化的餐饮品类,发展也非常快,遍布全国各地,从一线城市到下沉市场,非常普遍,从市场总量来讲,已经快接近饱和了。但是餐饮市场,尤其像麻辣烫的市场壁垒并不是特别强,可能有些门店开着开着就关了,另外有一些新的门店、新的品牌进入,又会影响到整个麻辣烫市场整体的竞争结构。”

麻辣烫赛道仍会升级

业内认为,在麻辣烫赛道上,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的门店数量规模、品牌影响力已位居前列,但上述品牌食安问题频发,后入局者应重点发力产品品质,拥有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品牌有较大机会率先突围。

据餐饮信息数据平台“窄门餐眼”显示,关于麻辣烫品牌共计561个,门店规模达到200家以上的有23家,包括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刘文祥桦南大碗麻辣烫、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烫等麻辣烫品牌。其中杨国福、张亮、小谷姐姐等品牌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北京消协点名。而近年来张亮麻辣烫甚至不止一次“挂羊头卖鸭肉”。

2019年“3·15”前夕,张亮麻辣烫海口一门店“牛肉卷”被检测出鸭肉含量为40%-60%,涉事门店老板称采购之前并不知道是“复合肉”。2023年8月,“张亮麻辣烫以猪鸭充羊”的话题冲上热搜,张亮麻辣烫当时回应称,掺假羊肉卷系加盟门店私自采购,非指定供应商统配产品。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盟商管控一直是餐饮企业的痛点,将提高加盟门槛、加强管控与提高违法成本相结合,或许能实现餐饮企业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的统一。

文志宏提到,麻辣烫行业还会出现新的品牌,竞争依然会存在,且可能会升级。“我们现在看到的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它们本身就是在原先最早的麻辣烫基础上做了升级的。未来,麻辣烫依然会进化升级,其中也包括在食品安全上的升级。”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赵琳

游客蜂拥而至,街边店成顶流,天水麻辣烫为啥能火?

社交媒体播放量迎来10亿+,街边小餐饮登上消费顶流解码天水麻辣烫背后的“新流量经济”

阅读提示

从3月初开始,甘肃天水的麻辣烫意外出圈,成为继淄博烧烤、“尔滨”冰雪后,中国消费市场的又一段“消费传奇”。天水麻辣烫火爆全网,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数字时代流量经济的“洪荒之力”。

从3月初开始,甘肃天水的麻辣烫意外出圈,全国各地的游客、美食博主纷纷涌入,千里奔赴,火辣滚烫。天水麻辣烫成为继淄博烧烤、“尔滨”冰雪后,中国消费市场的又一段“消费传奇”,让人随手就触摸到那股汹涌澎湃的“新流量经济”。

“新流量经济”不拒绝人间烟火

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天水麻辣烫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播放总量达到10亿+,可以说拿起手机就能刷出“隔着屏幕都能勾得人流口水”的视频。

意外出圈的初始版本,其实也很意外——视频无包装、无策划、无推手,纯粹的“三无”自媒体。

故事开始于2月13日,正月初四,一位网名叫“一杯梁白开”的女大学生回家过年,也许是不堪春节期间大鱼大肉的油腻,找到街边麻辣烫,吃饭中随手一拍。

当晚,她为这段视频配了11个字:“建议全国普及甘肃麻辣烫”。似乎感觉这个2秒多时长、只一个镜头、“装”了三五碗麻辣烫的视频实在粗糙,就干脆“重要的事情说3遍”。

没想到,重复剪辑为7秒的视频,戳准了“新流量经济”的敏感神经,一夜涨粉1.3万。在随后的20多天里,它被点了138万颗红心,收获了25万多条评论、191万多次转发,带来第一波热度。

进入3月,春暖花开,天水麻辣烫再度“封神”,天南海北的游客蜂拥而至,各路博主、大V火线加盟、激情助燃,一些文化界、经济界的名人也“乐在参与”,纵论天水的历史古今、文化经济。

至此,天水麻辣烫彻底“火”了,“火”得不可阻挡。

不可否认,天水麻辣烫的“火势”,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全面兴起和在应用层面上新零售、新餐饮、新文旅的融合创新。

如果一碗低价、实惠、味浓、市井的麻辣烫都能“火”到如此境界,那么有“新流量经济”的加持,任何“消费传奇”皆有可能。

或许,天水麻辣烫只是今年经济回升向好、消费稳步复苏、市场活力日趋增强的一组 “表情包”。

再小的经营主体都可能成为顶流

人生半百、开店30年,如果不出“意外”,哈海英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经营的20多平方米小店——海英麻辣烫,会迎来现在的“人生巅峰”。

进入3月,哈海英每天6点开始准备食材,采买洗切忙乎到上午10点左右开店,开店前二三个小时,门口就开始排队,此时在大众路四合院市场内,等待就餐的队伍已经蜿蜒似长龙。她的表弟不停地烫、不停地涮,嘴里嘟囔几句:“烫不完,烫不完,根本烫不完”。结果,被一位博主拍下,瞬间又“火”了一把,成为天水麻辣烫老板累出痛苦面具的“表情包”。

然后,又有博主赶来“灭火”,“很正经”地给他再拍一段视频,回应说“没有被甘肃文旅约谈”“根本不累”,结果又意外“火”了一把,店前排队的长龙更加人山人海……

哈海英只是进入顶流的千百家天水麻辣烫小店的其中之一。几十年来,这些小店驻扎在天水市区的街头巷尾,为一波又一波的街坊熟客而忙碌。

也许,不能用传统思维去评判天水麻辣烫。“新流量经济”的奇迹,正在无限放大经济前行中的每一个细节,记录微观发展中每个人的表情。同时,也将有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每一个创业者、打工人,让他们一把被拽入广阔空间,经营轨迹瞬间改变。

作为以吸引和维护用户流量为核心目标的商业模式和策略,“流量思维”曾是衡量网站、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似乎,这也是互联网大厂、行业头部企业的“必答题”。但是如今,“新流量经济”正凭借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带领市场走入一个星光满天的时代,再小的经营主体和个人、最微端的经济细胞,都有晋升为顶流的可能,都有公平分享“新红利”的机会。

抢抓“互联点”带动产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吃”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传统的思路,是沿“链”拓展;“新流量经济”的思维是全域出击,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如今走进天水,会发现整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为麻辣烫忙碌,各行各业都在抢抓“互联点”。一出高铁就遇见麻辣烫公交车专线,走进闹市区就是麻辣烫“吃货节”,转一圈就收到一大沓景区优惠券和一大堆文旅伴手礼,游客惊呼:“一碗麻辣烫花不了几十元,礼物却收了十几份,带走得比吃掉的多!”

3月17日,来自天水的视频再度上榜,这一次不是麻辣烫,而是社火。“天水宠粉放大招,把高跷社火请出来了”“天水文旅确实是下功夫了,这是最高礼仪”“大街上锣鼓阵阵,这是过年才有的高跷社火”……

对于在麻辣烫摊位前蜿蜒的长龙,看一段社火表演、拍一段喧天锣鼓,也许是消磨排队等餐时间的最好方式。

以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今逆向思维。在天水麻辣烫吃货节上,天水秦州区文化馆一天内组织了7场综合类文艺演出及非遗展示。舞蹈节目“天风八千年”、歌曲“说伏羲”、秦州小曲、朗诵“我为天水家乡代言”、爵士舞、变脸、舞狮、高跷、葫芦丝、吉他、街舞等节目轮番上阵。有人说,这是区文化馆“蹭”了麻辣烫的流量,把所有“库存”的节目都搬上台了。

花椒是麻辣烫中一剂调味的辅料。得益于地域相邻、产业关联,临近天水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成为天水麻辣烫产业链中“最小的一环”。现今,当地金融机构敏锐嗅到投资前景,各种“花椒贷”的信贷产品广告,已经向种植户、加工企业、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精准推送。

麻辣烫不仅连着田间地头,也连着金融商贸、文旅交通,串起的是一条“连一接二”的价值链。

由互联网科技主导的“新流量经济”在天水抖一抖手指,就打开了一座古城发展的“新赛道”。未来的天水,将借麻辣烫之“潮”,继续汹涌向前。(工人日报记者 康劲)

来源: 中工网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隔音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端铝合金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