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财富

天宏装饰有限公司

spring 0

文章目录:

1、张达鑫:把初心写在机械制造最“前线”2、节能环保产业交出“绿色”答卷3、集聚区“二次创业”典型报道之二:河南大周“金属王国”走向深蓝

张达鑫:把初心写在机械制造最“前线”

从业17年,他始终奋战在车间最前沿,把初心书写在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第一线;他是镇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先后被评为镇江市劳模、江苏省劳模和全国劳模。他就是丹阳市天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助理工程师张达鑫。

张达鑫(中)正在进行技术攻关

坚持不懈,是匠人更是“犟人”

7年,让青葱少年变成沉稳大叔,稚嫩学生成长为干练经理。在天宏机械锻炼成长的这么多年里,张达鑫不改匠人精神,始终在专业研究上坚持做个“犟人”。

“搞研究就要精益求精!”这是张达鑫多年不变的工作态度,也是他不变的初心。多年来,张达鑫负责编制的《镁铝合金轮毂夹具通用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受到行业内专家的好评,也为企业取得行业话语权;其开发的“五自由度机器人表面精整机”获得江苏省经信委重大装备首台套认定;公司被世界最大车轮生产公司列为全球工厂优秀供应商,销售规模也由10年前的500多万元发展到如今的2亿元……从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到整体设计,张达鑫一直在向“技术高峰”攀登。

成功的背后往往是由无数次的失败和汗水累积的,让张达鑫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发出的设备被客户退回的经历。“当看到被退回的设备脏兮兮放在车间时,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张达鑫暗下决心,一定把好设备的质量关。后来,这台钻孔机成为当时天宏最畅销的产品,相较于传统的钻孔设备,该设备将钻孔时间从一分钟提升到了十几秒,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增加,如今开发到了第四代钻孔机,实现了全自动钻孔、无人操作的目标,更能与客户的物流线无缝对接,广受客户欢迎。

躬身耕耘,拼创新也拼实践

生产线上坚守的身影彰显着自信与坚韧,专注的神情流露出青春的睿智与执着。在张达鑫身上,有着“创新”“实干”“技术担当”这些奋斗最美的符号。

白天画图纸、搞设计,晚上到车间跟工人们一起工作,通过实践操作来发现问题、改进设计,并在工作之余阅读国内外期刊,研究前沿机械技术。张达鑫虚心好学的态度和勤奋刻苦的钻研心态,让他一步步厚植“技术实力”。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进入重要节点的时候,张达鑫常常熬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谓是“家常便饭”。

“搞技术,压力肯定很大,但这是自己兴趣所在,便也不觉得苦和累。”张达鑫表示,未来唯有与企业一起不断迈向更高端的技术领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勇占鳌头。

争先进位,发扬“技术尖兵”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80后的全国劳模,我要更加努力,更加拼搏,尽快提高我国高端智能装备在世界旋压装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张达鑫的铮铮誓言,更是他对公司的承诺。为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铝合金铸造智能装备制造商”的企业使命,张达鑫正带领他的“劳模”团队在产品提档升级方面“冲锋陷阵”,向技术攻关的纵深挺进。

正是因为有了以张达鑫为代表的技术人员的攻关创新,江苏天宏机械有限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几年,企业近5000万资金投向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推进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研发设计了逾百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全自动生产线,取得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6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件;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产品或装备智能化示范企业”“江苏省首台套企业”等称号,成为国家标准主制定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据《江苏工人报》报道 王军 许芳)

来源:中工网

节能环保产业交出“绿色”答卷

许昌市大周产业集聚区天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车间。 (资料图片)

近年来,河南许昌市高度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将之作为全市新兴产业之一重点推进,制定实施了《许昌市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许昌市再生金属及制品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不断建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基本形成了全链条、全循环的绿色发展格局。

谋划产业布局

作为中原城市群唯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许昌市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升城市品质、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契机,积极探索实践。“我们依托本地生态环境和产业特色,精心谋划了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具备战略性、格局性、支撑性的项目,有力推动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说。

例如,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全市九大重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累计投资500多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以长葛市大周再生金属循环产业集聚区为主体,打造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和再生铜产业链。以襄城县循环经济集聚区煤焦化产业为基础,通过延链补链,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硅碳新材料、新能源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在产业布局上,许昌市初步形成了“一核、两园、两集群”格局。“一核”即大周产业集聚区再生金属循环产业园核心区,“两园”即禹州市环保装备产业园、建安区环保装备产业园等2个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两集群”即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的节能变压器和节能电机产业等高效节能装备制造集群。

发力技术改造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种好树、护好河,更需要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当前,许昌市已深入推进智能改造、绿色改造、企业技术改造工程。“以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产业园区为抓手,围绕资源循环利用、电力行业节能技术和装备、电机拖动设备、环保装备和服务等特色产业,谋划布局重点项目,深入开展‘质量标杆进企业’活动,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许昌市发改委负责人说。

经济日报记者走进许昌市河南晟丰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六连轧不锈钢智能生产线上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有机械臂来回作业,从上料、轧制到成型,全都由电脑智能控制。“这条生产线融合了德国西门子TDC智能化轧钢系统和德国西马克公司技术,是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不锈钢冷轧生产线,每月产能3万吨。”晟丰公司生产厂长王怀生说,以前要几十人干的活,现在7个人就能完成。

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则针对生产薄弱环节,开展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化生产线75条,实现了各个生产环节无缝对接,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加强开放合作

记者走进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这里的百菲萨电炉不锈钢除尘灰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施工围挡、喷淋装置、雾炮车等抑尘设施一应俱全。从2020年3月19日项目确定落户长葛,到4月8日完成土地勘测定界,再到5月14日破土动工,这个落户许昌投资额最大的德国独资项目,落地速度之快创造了对德合作的“许昌速度”。

“该项目采用德国先进的威尔兹回转窑生产工艺,建成后将实现每年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年利税2000万元,推动大周产业集聚区再生金属产业链做优做强。”长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大周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王彦伟说。

不仅如此,2020年11月19日,在南京举行的豫苏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许昌市还和百菲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投资15亿元的年产30万吨再生铝项目、年产11万吨铝盐渣循环利用项目,主要建设盐渣回收利用工厂、再生铝工厂。项目建成后,能将废物完全循环再利用,不产生二次废物。

近年来,许昌市着力开展对德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是对德合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借助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平台,许昌市布局建设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国际合作项目。如今,许昌市累计签订中德、中美、中日等合作项目12个,5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28亿元,吸引全产业链及周边产业不断集聚。

作者:夏先清 杨红卫

来源: 经济日报

集聚区“二次创业”典型报道之二:河南大周“金属王国”走向深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保平

改革旗帜永远飘扬,大周“二次创业”风生水起。

从郑州出发沿京港澳一路向南60公里,就到了闻名全国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长葛市大周省级产业集聚区。

断臂求生 打造循环经济集群

行驶在横穿集聚区的黄金大道上,只见马路两边布局着花园式的工厂,座落着一个个鲜活的企业个体。集聚区随行人员介绍,河南金汇、河南天宏、中贝管业哪一个在行业内都是大名鼎鼎。

大周曾经是“九岗夹八洼,旱涝都害怕”的贫苦之地,他们从“捡破烂”起步,推着架子车走南闯北,到2000年世纪之交时,硬是用架子车推出来一座“金属之城”,形成“回收——拆解——冶炼——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2003年时,大周金属回收企业达到400多家,户户冒烟,污染严重,2006年,当地政府通过大量调研,果断转型,关停并转300多家小散乱企业,对整个园区进行了整合。经过十多年来的持续努力,2016年6月,大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了国家的验收。现在花园式工厂林立,沿路企业拆墙透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中有厂,厂在林中”的景象。

大周产业+德国技术 创造最大效能

就技术合作来讲,大周推进的“中德合作”一直被奉为佳话。

回想为什么和德国合作?大周集聚区主任姜峰回忆,当时考虑到金属再生行业在我国才有几十年历史,而德国的金属再生行业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比较发达,就多方联系,最后通过中联办和德国建立了联系,合作比预期的顺利,2016年,大周就和德国建立了的合作。

鉴于大周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基础,短短三年间,大周和德国方面的合作全面铺开,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创造了很多记录。

2017年5月,长葛市政府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设立了驻德办事处。大周青创平台安排专人驻德国开展交流合作活动,成立了中德青年交流中心,每年组织集聚区企业赴德国、欧洲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由于合作对路,近年来,大周产业集聚区先后6次组织企业随许昌经贸考察团赴德国、法国、捷克、瑞士进行了考察。晟丰科技、艾浦生、德威股份等重点企业引进德国熔炼、自动控制技术 ……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有色金属行业纷纷减产的大背景下,大周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却在加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大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姜峰自信地说:“大周的产业崛起在‘废品回收’的市场最前沿,成本意识在全国无人能比,再加上我们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所以即使行业萧条,大周的产业也是红红火火。”

目前,集聚区形成了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镁四大产业基地,成为闻名全国的产业基地。

活力永驻 打造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

储量再大的矿山,总有被挖尽的一天。

而大周建设的循环经济集聚区,目前已经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命名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成为一座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

有着老一代“破烂王”打下的根基,二代企业家站到了更高的平台,今年,大周集聚区发动区内骨干二代企业家成立“大周青创平台”,记者从该平台设置的国际贸易部、再生资源部、科技创新部等8个外向型的部门架构观察到,二代企业家群体将把该产业推向新的高度。

记者在大周集聚区日程安排表上看到,8月的行程已经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是8月,将赴德开展专题招商活动,拟筹备签约项目2个;二是德威股份与德国保时捷洽谈镁合金轮毂销售事宜 ……

许昌市委、市政府也擘画了“许昌·长葛中欧金属生态城”更大蓝图,这座占地29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是许昌市政府与德国鲁道夫·沙尔平咨询公司合作的结晶,未来,该生态新城将作为大周集聚区“二次创业”的重要载体,成为全省集聚区阵营突破1000亿的排头兵。

专家点评:

7月24日,我省隆重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从战略层面安排部署了我省对外开放工作,标志着我省将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进全面改革开放,对处在“二次创业”关键节点的集聚区来讲,这次大会具有特别意义。

今天考察的长葛大周产业集聚区,不仅仅是全省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典范,也是河南乃至全国县域高水平开放的样本。他们在主导产业培育、对外开放合作、融资平台建设、双创平台引领上都可圈可点,有很多经验值得全省集聚区借鉴。(杨建国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隔热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高端门窗品牌

高档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