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专学历,却把村办小厂做到民营企业最大,被称为“钢铁沙皇”-江苏沙钢集团鑫瑞特钢有限公司
说起钢铁行业,在我国最知名的宝钢,马钢这些大企业了,它们都是国企或者央企,而今天要说的这位不简单,他从最初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小企业,历经数十载,一举做到了国内闻名的炼钢集团,他就是沙钢集团的董事长沈文荣。如今,他集团的炼钢能力及销售业绩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钢铁国企,因此被业界称之为“钢铁沙皇”。
1946年沈文荣出生在苏南张家港市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英年早逝,兄弟姐妹6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期的沈文荣生活非常艰苦,1965年,19岁的沈文荣考取了中专技校,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了沙洲县锦丰轧花厂当钳工。沈文荣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很快就成为了老厂长的重点培养对象。到了70年代,那个时候国家钢铁等物资都是实行分配制度,沈文荣所在的沙洲县一年才能分配到400吨钢材,再分配到轧花厂,可能连个螺丝钉都看不到。于是,沈文荣意识到,只要有了钢,什么都好办。
1974年,轧花厂集资45万元,筹建了一个轧钢车间,沈文荣为筹建小组负责人之一,并带领23名青工到附近钢厂学习轧钢技术。沈文荣自己回忆“那时候我们是一无设备,二无图纸,三无人才,有些设备和备件都是自己敲敲打打弄出来的,材料也是因陋就简,弄到什么用什么”。1974年年底,钢铁车间进行试生产,1975年3月正式投产,沈文荣被任命为厂总支副书记。1976年炼钢试产成功,并正式更名为沙洲县钢铁厂,自此,震惊钢铁业界的国内最大民营企业正式诞生了。
在沙洲县钢铁厂成立之初,日子并不好过,在沙钢周围几百公里之内,就有宝钢、苏钢、锡钢、南钢、马钢等一大批知名的央企、国企钢铁企业。一家集体性质的村办小钢铁厂实在是难以与这些大的钢铁企业竞争。于是,沈文荣就为沙钢进行了市场定位,专门做那些大厂不愿做而小厂又做不好的产品,而且要把一个产品做到最好,把沙钢的名声打出去。于是,在80年代,沙钢的窗框钢凭借质优价廉货源充足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成为了沙钢的拳头产品。到1988年,沙钢窗框钢产品达到1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一度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价格制定者。
此时,沙钢刚稍有家底,沈荣文又开启了沙钢国外引进先进生产线的战略。1988年底,沈文荣从英国比兹顿钢厂买下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1996年,沈文荣再次拍板,总投资2.2亿美元,引进德国、美国、瑞士等著名公司的主体设备,兴建亚洲第一座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炼钢、LF精炼、连铸、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使人均产钢量迅速达到800多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沙钢以2.2亿元人民币买下了霍施钢厂的整套流水线。随后,千余中国工人开进多特蒙德,仅用一年时间就将总重达25万吨的设备外加40吨详尽解释重新组装过程的文件搬回沙钢。这个被称为“欧洲战后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
沈文荣通过多次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线,不但使沙钢的产品线更丰富、产品更高端,同时,产能到了他手里,往往都会比预计的要上一个台阶。也正是因为每次大胆的引进先进生产线,才使得沙钢从民营钢铁企业中脱颖而出。2000后,沈文荣又开启了沙钢的并购重组之路。2006年,沙钢收购江苏淮钢集团80%的股权;2007年,沙钢将河南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河南安阳永兴钢铁并入麾;2008年,沙钢收购常州鑫瑞特钢51%股份;2010年,沙钢控股无锡锡兴钢铁;自此,沙钢沙钢整体产能达到3500万吨。2017年,其共完成炼铁3139万吨、炼钢3835万吨、轧材369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而沈文荣也被业界称之为“钢铁沙皇”。
据今年最近福布斯富豪榜显示,沈文荣身价已达到138.6亿元,算得上是江苏的顶级富豪了。对于如今已经70多岁的沈文荣来说,继承问题已经浮出水面。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香港,另一个还年轻。然而,沈文荣认为他的孩子们不可能继承他的集团。他开玩笑说他们可以来沙钢工作。他们可以成为团队领导,但他们不能接任他的位置。